一、媒体活跃情况与报道数量
主板方面,本月共安排4次发审委会议,共有6家沪市主板、2家深市主板IPO企业,除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和盐城海普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沪市主板企业取消审议外,其他顺利过会,过会率为75.00%,与上月持平;本月主板拿文共12家,其中8家沪市主板、4家深市主板;
创业板方面,深交所本月共安排6次上市委会议,对19家创业板IPO企业进行审核,除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华夏万卷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未通过外,其他获通过,通过率达89.47%较上月有所下降,本月创业板方面通过注册企业16家;
科创板方面,上交所共举行7次审议12家企业,其中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汇川物联网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未通过和苏州晶云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家暂缓表决外,其余获通过,通过率达75.00%,较上月通过率有明显下滑;本月科创板获通过注册企业16家。
统计信息显示,2021年3月,共有71家媒体针对54家主板IPO企业发表120篇敏感报道;共有128家媒体针对184家创业板企业发表402篇新闻报道;共有117家媒体对132家科创板企业发表522篇敏感报道。
以下为各板块媒体报道数量趋势图:
二、各类媒体活跃情况
3月以来,共有71家媒体发表过主板IPO企业敏感报道,其中有法披媒体《经济参考报》,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华夏时报》《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活跃财经媒体《新京报》《国际金融报》《时代周报》《证券市场周刊》《大众证券报》《投资有道》《长江商报》《投资与理财》《商讯》等。网络媒体中《界面新闻》《中国经济网》《发现网》《中沪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等关注IPO企业。网络媒体中《界面新闻》近期发文量有所增加,活跃度提升。自媒体中有《金证研》《壹财信》《GPLP犀牛财经》《每日财报》《壹晨財讯》《飞鱼财经》《壹创财经》《叩叩财讯》等关注IPO企业。
128家媒体发表过创业板IPO企业敏感报道,其中有法披媒体《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活跃财经平面媒体《时代周报》《国际金融报》《投资时报》《中国经营报》《投资有道》《证券市场红周刊》《经济导报》《企业观察报》《北京商报》等。网络媒体中《界面新闻》《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中国经济网》《中国网财经》《资本邦》《挖贝网》等关注IPO企业。《界面新闻》近月来活跃度提升。自媒体中《GPLP犀牛财经》《电鳗快报》《每日财报》《云创财经》《壹财信》《JD京达财经》《一搜财经》《权衡财经》《金证研》《投行财事》等关注IPO企业。
117家媒体发表过科创板IPO企业敏感报道,其中有法披媒体《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等,活跃财经媒体《证券市场红周刊》《证券市场周刊》《时代周报》《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报》《投资时报》《投资有道》《国际金融报》《北京商报》《长江商报》《股市动态分析周刊》等。网络媒体中有《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资本邦》《发现网》等关注IPO企业。自媒体中《GPLP犀牛财经》《电鳗快报》《金证研》《商务财经IPO》《贝多财经》《野马财经》等关注IPO企业。行业媒体中《集微网》作为面向全电子行业产业链的平台,也一直保持对相关行业IPO企业的关注。
平面媒体对创业板关注度最高,对主板、科创板也保持一定的热度:
主板方面,3月共计21家活跃平面媒体(包含法披平媒、主流财经平媒及其他活跃平媒),依旧对IPO企业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其中,以《国际金融报》报道最多,有5篇IPO敏感报道。《投资与理财》《投资有道》《华夏时报》《每日经济新闻》《大众证券报》《时代周报》《商讯》《长江商报》均有2篇及以上的敏感报道量。
创业板方面,3月共计34家活跃平面媒体(包含法披平媒、主流财经平媒及其他活跃平媒),本月平面媒体对创业板的关注最高。其中《国际金融报》最活跃,共发表敏感报道17篇,其次是《每日经济新闻》发表敏感报道14篇,《经济参考报》《证券市场红周刊》《投资时报》《北京商报》发表敏感报道8篇,《中国经营报》《企业观察报》《经济导报》本月均对创业板企业有5篇及以上的报道。上述媒体中《国际金融报》较上月活跃度有明显提升。
科创板方面,3月共计28家活跃平面媒体(包含法披平媒、主流财经平媒及其他活跃平媒)。其中《国际金融报》最活跃,位于科创板平面媒体敏感报道媒体的首位,报道数量达11篇。其次是《证券市场红周刊》发表敏感报道9篇。接下来依次是《每日经济新闻》《投资时报》《证券市场周刊》《中国企业报》等有一定影响力的的主流或活跃平媒均在5篇及以上的报道量。
网络媒体对创业板、科创板关注度最高,对主板保持一定的关注:
在主板方面,《界面新闻》最为活跃,发表敏感报道在11篇,活跃度较上月有明显提升;其次是《发现网》和《中国经济网》,均有5篇的报道量,《中沪网》和《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本月均有2篇敏感报道。
创业板方面,《资本邦》《挖贝网》《界面新闻》最为活跃,分别有38篇、26篇、12篇报道。《新浪财经》《发现网》《中宏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财经》《中沪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均有7篇及以上的报道量。
科创板方面,3月活跃度较高的网络媒体依旧以《资本邦》居首,共39篇敏感报道。其次是《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和《中华网财经》,分别有14篇、12篇敏感报道。《界面新闻》《中国经济网》《财联社》《新浪财经》《中沪网》《发现网》本月对科创板企业均有5篇及以上的敏感报道,其中《新浪财经》报道量增加。
活跃自媒体对创业板、科创板关注度最高,对主板保持一定的关注:
主板方面,《金证研》关注度居自媒体的首位,本月敏感报道为4篇;其次《壹财信》《GPLP犀牛财经》均有3篇的报道量。
创业板方面,报道量最多的自媒体为《GPLP犀牛财经》,其报道数量为32篇。其次,敏感报道量在9篇及以上的有《电鳗快报》《每日财报》《云创财经》《壹财信》《JD京达财经》。
科创板方面,报道量最多的自媒体为《GPLP犀牛财经》,其报道数量为18篇。其次为《电鳗快报》,报道量为11篇,敏感报道量在5篇及以上的有《金证研》《野马财经》《商务财经IPO》《贝多财经》。
以下为各板块媒体情况统计图表:
三、媒体关注点统计
3月,媒体对主板IPO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业绩问题、信披质疑、应收账款问题、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股权问题、行政处罚、内控问题、毛利率问题、大客户依赖现金流及偿债能力、募投项目质疑、诉讼纠纷、实控人及高管问题、多次IPO、存货问题、研发问题、产品结构及质量、环保问题等方面,这些方面内容基本也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
创业板IPO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业绩问题、信披质疑、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等、应收账款问题、毛利率问题、股权问题、产品结构及质量等、研发问题、内控问题、大客户依赖、诉讼纠纷、现金流及偿债能力、行政处罚、募投项目质疑、多次IPO、分红质疑、实控人及高管问题、存货问题、环保问题、实控人问题等方面。
科创板IPO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业绩问题、客户依赖及质疑等、其它、研发问题、偿债风险、应收账款问题、股权问题、关联交易、产品及结构等问题、毛利率波动、信披质疑、内控问题、持续亏损、募投项目存疑、数据质疑、高管问题、环保问题、子公司问题、存货问题、现金流问题、诉讼纠纷、问询问题、行政处罚、安全风险、依赖政府补助等方面。
四、关注企业统计
主板方面:2021年3月出现的120篇敏感报道,共涉及IPO企业59家,其中自媒体关注度最高,敏感报道数量在4篇及以上的主板IPO企业有8家,分别是海普润、中旗新材、广州银行、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海程邦达、东方航空物流、林华医疗。其中,盐城海普润科技、广东中旗新材料、海程邦达供应链管理、东方航空物流、是本月上会企业,敏感报道量均在5篇及以上。苏州林华医疗器械取消审议,敏感报道篇数为5篇。
创业板方面:2021年3月出现的402篇敏感报道,涉及184家企业,其中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匠心独具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力诺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诺思格(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星华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久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海锅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11家公司均被报道10篇及以上的敏感文章。
上述企业均为本月上会企业,其中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消费品行业企业且因为关联交易、业绩、环保、信披等方面的问题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敏感报道篇数达28篇。
科创板方面:2021年3月出现的522篇敏感报道,涉及132家企业,其中旷视科技、康鹏科技、艾为电子、晶云科技、利元亨这5家公司均被报道10篇及以上的敏感文章。
以上企业除旷视科技外,均为本月上会企业。旷视科技因属于"AI四小龙",所以自2021年3月12日公告受理以来就因持续亏损、关联交易、业绩问题等方面受到财经媒体争相报道。
各板块IPO企业报道情况如下:
五、IPO关注阶段
统计信息显示,主板方面,2021年3月敏感报道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公司预披露更新和已过发审会阶段。
创业板方面,2021年3月敏感报道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公司已问询和上市委会议通过阶段。
科创板方面,2021年3月敏感报道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公司已问询和上市委会议通过阶段。
六、本月拿文或通过注册企业
主板方面:3月有12家企业陆续拿到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其中沪市主板8家,深市主板4家。
以下为3月主板拿文名单:
创业板方面:3月通过IPO注册企业16家。
科创板方面:3月通过IPO注册企业16家。
七、综合小结
2021年1-3月,各版块IPO合计上会审核数量为128家,通过审核117家,总体通过率91.41%,其中,上交所及深交所主板拟上会审核企业数量为29家,通过审核25家,通过率86.21%;深交所创业板拟上会审核企业数量为62家,通过审核58家,通过率93.55%;上交所科创板拟上会审核企业数量为37家,通过审核34家,通过率91.90%。
3月,IPO整体进程延续上月情况保持低速。本月终止审查的企业继续增加,最近两个月终止审查的企业大量增加与近期证监会对IPO申报企业的从严审查有关,很多企业选择了主动撤回。
在注册制的严格审核制度下,2021年IPO发行脚步有所放缓。严审核、高质量成为A股IPO发行主旋律。证监会强调科学合理保持 IPO常态化,着力提高审核透明度和效率,但还权市场、监管后移并不意味着大幅放低要求。下发批文的速度放缓究其根本是部分拟上市企业存在质量不达标,“带病冲关”等问题。注册制下,IPO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